首页

男主收奴

时间:2025-05-28 20:25:04 作者:拧紧“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浏览量:89754

  【光明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时隔近12年之后,党中央对这一重要条例进行修订,与时俱进完善多项规定,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特别是在“总则”中,《条例》新增“应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新表述,以制度机制固化作风建设成果,这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从毛泽东同志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我们党始终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党的优良作风并发扬光大,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从治理“天价月饼”等“小切口”入手,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奢靡之风,攻克了一些顽瘴痼疾。

  以好作风护航新征程,全党从思想根源上着力,从内心深处树立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行为准则,使尚俭戒奢的良好风尚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如今,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轻车简从,不铺张、不浪费,已成为一种自觉;“天价粽子”“天价月饼”不见了,这些节气食物重回亲民路线;聚会适度消费,提倡“光盘行动”,崇廉尚俭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新风新貌扑面而来,成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深入人心,融入工作与生活的生动写照。“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赢得了党心民心,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反对浪费是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政机关是全社会行为和道德风尚的标杆,传递的是行为准则,影响的是社会风气。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具有风向标作用,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政风的重要窗口,其一言一行都具有示范性和放大效应。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成为“金色名片”,核心就在于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关键少数”发挥了关键作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切实带好头做表率,树立正确政绩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自觉同“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作斗争,压缩奢靡之风隐形变异的空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不断增强本地区本部门严格落实《条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构筑抵御歪风邪气的铜墙铁壁,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持续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厉行勤俭节约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需要久久为功。《条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强化“四风”纠治特别是深化整治铺张浪费现象,进一步落实责任,严明纪律要求,让制度长牙带刺,显示了党中央对在新时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重大意义的清醒认识和坚定决心。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应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对照《条例》深入查摆问题,用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尤其需要紧盯各种隐形变异的铺张浪费和奢靡享乐现象,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坚持奢靡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查同治,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向制度要动力,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强化制度执行,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事关“修身”“兴业”的大事。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更要筑牢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见成效,在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自觉做“过紧日子”的践行者、示范者、宣传者、推动者。从一餐饭、一瓶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争做勤俭节约的标杆,从坚持到习惯,从他律到自为,真正把“过紧日子”作为践行为民初心的“试金石”,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光明日报 作者:陈银健,系江南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研究员)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办: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

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围绕重大问题深入研究论证、深度协商议政系统性不足,协商式监督创新举措不够,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活动和载体不够丰富,制度落实存在薄弱环节等。这些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改进。

4次行贿于洪臣!7年受贿51次,陈永亮被判14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剖析了当前国际传播实践场域的基本态势,提出需突破传统框架,积极参与国际传播实践活动。

专家:美国抨击中国“产能过剩”言论存在多处错误

要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以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述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全面部署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项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在更高站位上,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发和最大限度上实现教育功能提升;要坚持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正确处理教育强国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不断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的协调发展。要抓好全战线布局施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谋划提出一系列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保障,优化推进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天津市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2022年,杨化育的家庭农场被选定为湖南省级林业推广项目——林下赤松茸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示范基地,这让他鼓足了干劲,增强了信心。他说,在林业科技人员的带领下,今年试种就纯赚利润30余万元,明年还将扩大规模继续种植。

爬武功山、成立户外社......台湾青年师生走进江西萍乡

这是继2018年5月18日,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要求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2022年4月11日,总书记在海南五指山市考察调研时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后,再次部署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